分類收集/巡檢員管理/收集統計/視頻監控
今年以來,福田街道多措并舉,狠抓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轄區各村多數采取“二次四分”垃圾分類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源頭分類情況好追溯,但分類準確率不好監管,村干部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去關注農戶分類情況如何,這牽扯村干部大量工作精力。為解決這一難題,今年,福田街道在溪前村開展試點,引入綠達智能科技自主研發的一套智慧收集系統,通過“前端智能設備收集+后臺大數據云平臺監管”模式,讓農村垃圾分類開出“智慧花朵”。
每天清晨,垃圾收集員騎著一輛安裝了智能設備的綠色三輪車從家里出發,挨家挨戶上門回收垃圾。和許多推行垃圾分類的村莊相似,這里家家戶戶門口放著一對垃圾桶,分別裝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不同的是,溪前村每家的垃圾桶都有一個類似身份證的專屬芯片。收集員把垃圾桶放到智能設備稱重處,芯片對準識別區,此時設備系統就能瞬間完成對“雙桶”芯片的自動掃碼,設備顯示屏上就出現了戶號識別、稱重、拍照、數據上傳、數據分析等一系列動作,根據觀察垃圾情況進行判斷,收集員在屏幕考核欄里選擇點擊“合格、不合格、空桶”進行評價。同時,這些數據通過云端技術被傳輸到村委會內的綠達大數據云平臺上。
村干部通過數據分析,整理出長期不分類農戶情況,通過“黨建+單元”宣教方式,由村干部告知不分類農戶的聯系黨員,由黨員上門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僅三個月,215戶農戶垃圾分類的準確率從70%提高到了97%以上,村民逐漸習慣了在家將生活垃圾進行“干濕”分離。“分與不分,一目了然,借助這套智慧系統,村里垃圾分類參與率越來越高,并對易腐垃圾實現了數據化管理。”福田街道垃圾分類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浙江綠智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浙ICP備20210256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