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收集/巡檢員管理/收集統計/視頻監控
據了解,為助推洪合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精細化、高效化、全面化管理,洪合鎮于三月下旬在建北、涇橋8個自然小組正式上線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化收運系統,四月底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化收運系統覆蓋率再擴大,良三村全村覆蓋綠達智能收運系統,實現了對全村24個管理點700多戶農戶的生活垃圾分類全流程科學管理。 硬件到位 良三村在施行智能化收運前對轄區內的垃圾分類硬件設施進行統一排查完善。按照生活垃圾“四分法”,科學設置分類桶,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亭,配備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設置遮陽棚,分類宣傳引導欄;每戶農戶發放1組易腐垃圾、其他垃圾二分類桶,并實現“一戶一碼,一桶一碼”。同時壯大分類隊伍,配備“分揀員、勸導員、宣傳員”隊伍,做好“桶邊指導”。
硬件到位
垃圾分類智能稱重回收系統實行“一桶一碼”,有前端稱重、后端積分、會員管理、回收兌換站點、積分查詢等生活垃圾分類便民功能,村民可直接掃碼查詢自家分類情況。農戶分類情況由生活垃圾智能收集車對分類桶進行稱重和圖片采集,收集員判斷分類是否準確,然后將數據實時上傳。在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平臺還有分類參與率趨勢、正確率趨勢、當日垃圾量統計、垃圾分類紅黑榜、垃圾收集車實時軌跡等多種數據查詢功能,真正實現“智能化”。 人員優化 再好的設備沒有好的操作也枉然,人員操作規范與否直接影響到后臺數據準確性,在為期一月的試運行期間,良三村智能收運過程中眾多問題也凸顯了出來。良三村垃圾分類專管員就垃圾收集員圖片采集不規范,空桶不進行圖片采集、收集員少收漏收、收集員分類知識不健全等問題,結合智能化管理平臺各項數據、圖片、軌跡等,將問題一一展示,逐條向收集員進行詳細講述。介于個別垃圾收集員年齡偏大,理解力差等情況,良三村也積極與保潔單位對接,進行“開小灶補課”,同時完善智能收運下收集員績效考核機制,形成競爭氛圍,提高收運工作效率及工作責任心。
人員優化
農村生活垃圾智能化收運有效解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存在的范圍廣、監管難、評比數據采集難等問題,對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評價、大數據統計具有重要意義。 接下來洪合鎮將繼續探索提升農村分類成效新方法、新模式,將農村智能收運向所有村莊鋪開,以科技力量實現“參與更積極、分類更精準、收運更規范、監管更高效”目標,推進農村垃圾分類邁上新臺階。
浙江綠智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浙ICP備20210256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