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寧波奉化區著力構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方面的智慧“城市大腦”,大力推廣“智能化+大數據”的生活垃圾智分類系統,打通數據壁壘,實現資源共享,讓分類工作駛上“快車道”“超車道”。在農村地區創建一套前端稱重、后端積分、積分兌換等功能的智能收運系統,有效破解農村垃圾分類急難愁盼問題,大幅提升垃圾分類意識和準確率。
每天早上7點多,裘村鎮碼頭村的垃圾收集員陳賢興駕駛著垃圾收集車穿梭在村中小路,挨家挨戶收集村民家門口的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仔細檢查每戶垃圾的分類情況。村民家門口的垃圾桶都有固定的識別卡,每天的分類數據都會準確的記錄并上傳到村委會的后臺數據庫。
“通過后臺數據,實時監測垃圾分類,如果有分類不到位的垃圾,我們以短信的方式提醒他改正。”馬頭村垃圾分類負責人陳鵬君說。
智垃圾分類系統的投入,讓碼頭村的垃圾分類工作有了質的提升,垃圾分類正確率也從原來的50%提高到97%以上,參與率也在逐步上升。
“2017年我們村就開始垃圾分類了,去年引進了智能垃圾回收系統,每天的回收數據都會傳到村委會的大屏幕,每家每戶的垃圾分類情況非常清楚,這樣更加方面我們精準的管理。”陳鵬君說。
在西塢街道金峨村村委會的數字大屏上每天展示著垃圾分類智能化管理平臺,村民的垃圾分類參與率、正確率、合格率等信息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村垃圾分類的治理效率。
“家門口就可以丟垃圾,又有專門的人上門回收,從原先的分類給獎勵,到現在的村民自覺參與垃圾分類,村民的意識提高了,垃圾分類的正確率也上去了,村容村貌也大大改善提升。”金峨村黨支部副書記周開元說。
如今,奉化區179個行政村已正常運行智分類系統,計劃到2025年全區283個行政村實現智分類系統全覆蓋,全區農村生活垃圾總量實現穩定負增長。
從收集員通過生活垃圾智能收集車對農戶分類桶進行稱重和圖形采集,判斷分類是否準確,數據實時上傳,到收運車輛配置實時高精度定位,在線獲得行駛軌跡,避免發生“先分后混”和拋灑滴漏等現象,實現對收運車輛的高效管理。再到后臺數據精準展現每戶垃圾分類參與率、正確率,點對點服務垃圾分類不合格村民,并同步開展垃圾分類專題培訓會,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等,逐步養成“要我分”到“我要分”的慣性意識,大力提高源頭投放準確率。
“智能化加大數據的運用,使我區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接入系統的村莊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提高到95%以上。下步,奉化區將以點帶面將智分類模式向所有村莊鋪開,力爭打造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奉化樣板’。”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竺裕達說。
浙江綠智達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浙ICP備2021025685號